視頻連接:https://v.qq.com/x/page/i0859wziget.html
【太抗生物農藥管理下的葡萄病害防控↑】
【我國葡萄種植現狀】
一、栽培面積大
2016年底葡萄面積達1214.4萬畝,同改革開放前(1978年),面積增加31.3倍,我國葡萄面積位居世界第二位,占12.3%。
二、栽培范圍廣
全國除香港、澳門外其他省市均有種植葡萄,其中面積超過100萬畝的省有2個(新疆、河北),超過50萬畝的省有6個,超過10萬畝的省14個,10萬畝以下的省有9個。
三、總體產量高
產量1374.5噸,產量比1978年增長78.78倍,人均葡萄近10公斤,我國已經成為真正的葡萄生產大國,產量占世界鮮食葡萄總產量的49.25%。
四、種植品種多
據統計,世界葡萄品種資源有15000多份,有資料記載的有8000多個,中國鄭州果樹所資源圃保存了1400多份資源。我國葡萄栽培仍以鮮食葡萄為主,占栽培總面積的80%,
鮮食葡萄的主要品種有:①歐美種群品種:以巨峰、夏黑、藤稔、京亞等為主;②歐亞種群品種主要有:紅地球、無核白、玫瑰香、維多利亞、無核白雞心、美人指、澤香、火焰無核和克瑞森無核等;
發(fā)展較快的品種:夏黑、87-1、瑞都香玉、瑞都翠霞、巨玫瑰、魏可、火焰無核、陽光玫瑰、金手指、克瑞森無核等;
【葡萄種植存在的問題】
一、大而不強
我國是世界葡萄生產大國,但并不是強國,如育種技術、種植技術等,多是從日本、歐美等地引進,我國改革開放以來雖自己育成品種多達三百多個,但沒有一個品種能夠進行大面積推廣和栽培。
二、多而不優(yōu)
我們生產了占世界總量50%的鮮食葡萄,但真正的優(yōu)質果并不多,普通的“大路貨”大多以幾元—十幾元的價格賣出,而少數的優(yōu)質葡萄價格高達幾十甚至幾百,實際上就是優(yōu)質葡萄供給不足和生產方式落后的問題突出。
三、大而不精
我們的栽培技術還沒有做到精細化、標準化管理,目前密植高產栽培模式還很普遍,大冠稀植栽培模式還不夠普及,新品種、新模式、新技術、新設施,新產業(yè)還有待落實,靠產量取勝依然是大部分葡萄種植戶種植的主要模式!
四、大而不高
高端果品市場已經形成,但高端果品的種植技術還有待完善。目前我們生產的葡萄主要是國內消化,受包裝、品牌、品質等方面的影響,總體出口量較小。
由此可見,國內外果品市場對葡萄的需求并不在量而在于質,而從近幾年葡萄發(fā)展的趨勢來看,種植面積和產量依然呈上升的趨勢,種植戶要從這樣的大環(huán)境中脫穎而出,需要轉變觀念,提升自身種植水平,引進新技術,合理控產,從而提高葡萄品質!
【生物制劑在提高葡萄品質上的應用】
1、保花保果
葡萄進入花期,由于品種特性或受不良天氣影響(溫度過高、過低),容易造成生理性落花落果;花期低溫高濕,又容易感染灰霉病,造成病理性落花落果;生物制劑具有防病,不傷花果,促進坐果等特點,因此除了提供葡萄授粉受精的良好環(huán)境條件外,在花期使用生物制劑進行噴霧,可有效防治灰霉病的侵染,減少生理性落花落果現象
2、促進生長、提高產量
受土壤狀況惡化等以及頭年超負荷掛果導致樹勢差、基肥使用不足或過早過晚的影響,不少葡萄樹萌芽后枝條生長無力,葉片小而薄,節(jié)間距過長,非常影響開花坐果及后期產量,此時需地上地下同時進行促長操作,地下部分進行改土、促根,葉面通過噴施葉面肥、調節(jié)長勢等措施促進葉片生長。
3、增加果粉
果粉是檢驗葡萄品質的一項很重要的指標。果粉均勻的葡萄通常轉色情況好、顏值高,售價相對來說也高。葡萄的果粉形成于幼果期,此時期大量使用化學制劑對果粉傷害大,生物制劑的使用可促進果粉的形成,同時生物制劑施用后可形成保護膜,保護果粉免受外界不良因素的傷害。
4、提高甜度
大部分的生物制劑在防病防蟲的同時都具有促長作用,可促進植株合成碳水化合物,在葡萄花期、坐果期、膨大期和轉色期使用生物制劑,可有效提高葡萄含糖量。
【太抗?系列生物制劑管理技術】
促進生長、提高產量:萌芽前后,枯芽春500g/畝+土蘇1L/畝+腐殖酸滴灌或沖施;二三葉期——開花坐果期,幾丁500倍+健太500倍葉面噴施,間隔10-15天
防治灰霉病、保花保果:花絮分離期、花期、坐果期,幾丁500倍+永太500倍葉面噴施
增甜增粉、提高品質:花期、果實膨大期、轉色期,幾丁500倍+健太500葉面噴施